读历史 品国学 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综合资讯
每日热点网-国际综合资讯平台
admin
2019-09-06 15:32

黄胜富.png

余干县委副书记、县长黄胜富


读历史 品国学 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江西省选调生岗前培训班上的讲稿

同学们:

  非常感谢省委组织部的信任,非常荣幸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同你们——一群朝气蓬勃、年轻有志的选调生交流谈心。我看到你们,就想起了年轻时的我,充满活力,无所畏惧,也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诗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样的意境,让人振奋;这样的氛围,让人感染。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历史,可以增加历史厚重感,从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品国学,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悟前人修身、干事、为官的智慧和力量。那么,今天我想就《读历史,品国学,感悟做人做事做官》为主题,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和感悟。你们都是百里挑一的选调生、而且不少是博士生。你们都是现在的优秀人物,可能还会成为将来的杰出人物。所以,我的观点和感悟,只能是与大家一起共勉!

  对于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从政为政的人,要用自己终生的实践来回答的问题。有道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对于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矩,做官的准则,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圣贤先哲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见解,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很有哲理,很有意义。比如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等等。我以为,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互为关联,互为作用的。把做人、做事、做官之间的关系想明白了,悟透彻了,实践好了,才能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

  做人是根本。◆常言道:“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有止境,做人无止境”。◆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

  做事是目的。◆孙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周恩来总理讲:“关注小事,成就大事。”都把做事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做官是载体。◆做官意味着义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和付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想做好官、做好事,先要做好人。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好官;只有做好了人,做事才会有正确的动机,才会有正确的方法,才会做出让老百姓欢迎的事。◆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

  ◆决不能颠倒做事与做官的关系,做官只能是载体,做事才是目的。假如颠倒了这一关系,就有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做人需要修身,做事需要信念,做官需要境界。做人是一世的,做事是永恒的,做官是一时的。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官要知足。

  下面,我分别就做人、做事、做官这三个问题,谈点个人体会。

  一、关于做人的问题

  人字结构只有一撇一捺,真正写好不容易。一划朝天,两笔着地,意为顶天立地。如何做人,古人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和夫妇,友兄弟,信朋友,睦乡邻,施穷人,救危困”。《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对于这个问题分析很透彻、很深刻、很全面的还是毛泽东主席,他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党员干部的做人主张,那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做人的方法千姿百态,但我想,作为党员干部,包括我们在座各位选调生,究竟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最基本的要做到以下六条:

  (一)做个追求理想的人。◆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理想就会胡思乱想,没有信念就会心生杂念。◆一个人,要靠精神支柱来支撑,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如果一个人缺乏精神支柱,缺乏精神追求,那么他不可能会演绎一个精彩的人生,也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讲到这里,站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我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坚定理想信念,作了一首诗与同志们分享:信念/故国积弱百年多,山河破碎泪成河/求索真理多志士,马列主义起沉疴/数有艰难扰航向,驶过惊涛履平波/前途纵有千般险,人民定会谱凯歌。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理想?我以为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勾画人生蓝图。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蓝图,是“大同社会”,力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孙中山的蓝图,是“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推翻帝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毛泽东主席的蓝图,是解放全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方志敏同志的蓝图是“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邓小平同志的蓝图,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实施“三步走”战略,达到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蓝图,是“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多么大的理想,才能勾画出多么大的蓝图,才能干多么大的事。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选调生,一定要善于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二是要立志建功立业。毛泽东主席 16 岁离家求学,写出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总理 19 岁东渡日本,作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朱镕基总理当选总理第一天就在记者招待会上慷慨陈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出访,回答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短短八个字,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领袖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立志建功立业的伟人担当。作为选调生,必须要有这种为国家、为江西、为你将要踏上的那片土地建大功、立大业的志向和追求。

  三是要有高尚价值取向。孟子提出要“舍生取义”;屈原心系楚国,壮志未酬,抱石怀沙,投身汨罗;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面对封赏,坚辞不就;岳飞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勇战沙场,精忠报国;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抗金爱国,矢志不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血洒刑场;方志敏烈士“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了可爱的中国置生死于度外;焦裕禄身患肝癌,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等等。他们是一种什么价值取向?是一种矢志不渝追求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的高尚价值取向。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

  (二)做个品行端正的人。◆品行端正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品格决定人生,它远比天资更重要。◆有了良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人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身正你就能睡得好觉。我以为,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忠诚。忠诚是对一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否合格的一个检验标准,是惠及他人的一种大德。大家都知道,儒家有十三部经典著作,被称为“十三经”《诗经》《尚书》《易经》《孝经》等。东汉文学家马融因为“十三经”有《孝经》而无《忠经》,就专门写了一部《忠经》,里面讲:“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忠诚,是对他人、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是爱的外延。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南宋文天祥所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年在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手下大将韩成穿起朱元璋服装替其身死,体现为一个“忠”字,朱元璋称帝后在我们余干为36个忠臣建起忠臣庙,现在已是国家4A级景区,欢迎大家来感受忠义文化。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们?作为一个人,就要忠于家庭、孝敬长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群众。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选调生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首要是要有忠诚之心,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正直。什么是正直?先贤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实正直就是对正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坚守,就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上不欺天、中不欺人、内不欺心。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生在世,只有把“人”字写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作为党的干部,更要讲良心、讲党性。

  三是严谨。“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是诸葛亮54 岁临终前写给 8 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不能陶冶性情。深刻地指出了严谨对于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严谨是一种对人、对事、对己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这种态度,人生就可能流于放纵,事业就可能流于荒废。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对人生、对事业、对自己采取严谨态度的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严谨就是工作作风上的务实高效、追求卓越,就是生活作风上的洁身自爱、维系自我。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很年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慎终,决不能自我放纵。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

  (三)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正因为如此,诚信一直被古代先贤视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修养之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一直将诚信作为修身的重要部分,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而墨家也非常推崇诚信,比如墨子提出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的观点。另外,道家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如老子认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为看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正是古代先贤对诚信的推崇,几千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中华民族也素有“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品质。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是特别讲信义的人,他曾是项羽的得力干将。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流传一句谚语:“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项羽战败,刘邦当上了皇帝,悬赏千金通缉季布。但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后来,有人为了保护他,就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全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帮忙解救季布。夏侯婴也非常欣赏季布的信义,就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季布做了河东太守。

  古代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里也蕴含了中国古人崇尚“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追求。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目不识丁,是一个老寡妇。她和王熙凤的祖父联过宗,有点沾亲带故,于是在一年的冬天,带着外孙板儿踏进了贾家的大门,以寻求帮助。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得到王熙凤打赏的二十两银子。第二年夏秋季节,刘姥姥带着粮食和瓜菜二进荣国府,感谢贾家的关照,再次受到贾老太太的厚待。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时,贾府已被查封,王熙凤已落到“力诎生人怨”的地步,先前被她伤害的人们,都来乘机报复。精明过人的凤姐相信质朴、善良、热心的刘姥姥是唯一可以急难相依的人。因此,凤姐在临死的时候,重托刘姥姥照应独生女儿巧姐。

  王熙凤一生阴险刻薄,树敌太多。她一死,巧姐的舅舅王仁,为了几个钱,打算把巧姐卖到妓院。正在危急的时候,刘姥姥毅然救出巧姐,避匿乡间,信守了她对王熙凤的承诺。刘姥姥看不懂人生道德的大道理,却知恩图报,一诺千金。

  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将诚信视为自己做人的原则,而那些达官贵族、贤明君主也信守自己的约定,将诚信作为国家的运行之规。比如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诚实守信不仅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它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治国的办法。孔子对他说:“一是老百姓丰衣足食,二是国家拥有强大的军队;三是取得臣民的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条,应该先去掉哪一条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条呢?”孔子答:“去掉衣食,宁可无食,也不要无信”。如果得不到臣民的信任,国家迟早要灭亡。孔子的这番言论是得到了充分验证的。分享两则小典故:一个是“立木为信”,一个是“烽火戏诸侯”。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它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商鞅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开。秦国由此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400年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sì),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女一笑的把戏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开心得笑了。五年后,周幽王被围,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弄诸侯。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信走天下。对现代人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取信于人的法宝,是结交好运的幸运石,是孕育成功的基石,是成就事业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方可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赖、支持和帮助,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如果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如果不讲诚信,作为普通人,你借不到钱、办不成事,坐不了高铁;作为领导干部,你对本单位的干部群众就没有号召力。所以,领导干部,包括今年在座各位选调生,你们肯定是要走上领导岗位的,决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要口是心非,心术不正,故弄玄虚,用心计、耍手腕。小聪明,不是大智慧;小聪明,成就不了大事业。不诚信的干部,树立不了形象,形成不了品牌,要自觉做到以诚修身,以诚待人,以诚做事。

  (四)做个毅力坚强的人。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成就一番事业,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经历重重困境,关键就是看有没有雍正那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韧劲,有没有郑板桥说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有没有陈毅元帅那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铮铮铁骨。那么毅力坚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困难不足惧。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周文王牢狱演《周易》;孔子受难著《春秋》;屈原流放写《离骚》;左丘明失明著《国语》;孙膑被砍双足著《孙膑兵法》;司马迁受宫刑成《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恨,成为霸主;蒲松龄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终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座右铭;毛泽东主席经历过秋收起义、井冈山的斗争、爬雪山、过草地,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推动改革开放,为国家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插队经历“五关”磨炼(一是跳蚤关,从咬得睡不着觉到不怕咬。二是饮食关,从糠菜粗粮难以下咽到什么都能吃。三是生活关,从什么也不会料理到事事自己动手做。四是劳动关,从上山就气喘吁吁到评为最壮的劳动力。五是思想关,从不想也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到和群众睡同一个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最后成长为大国领袖。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坚定“困难面前有我,我面前没困难”的思想。目前,我省农村有的地方条件还很艰苦,你们到村一级工作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同志们一定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把到村挂职作为非常难得的学习机遇,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途径,把应对挑战作为磨练意志的手段,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挫折面前不气馁,压力面前不动摇。如果我们天天讲困难,而不去研究困难、克服困难,那就跟懒汉冬天说冷一样,越说越冷。

  二是人言不足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曾国藩赠其弟曾国荃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意思是说,尽管左面挂满了朝廷的褒奖状,不要骄傲自满;右边放了毁谤自己的奏折也不要生气烦恼,人世间本来就像天秤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只要效法“屠羊说”(出自《庄子》,讲的是楚国一个卖羊肉的,在楚昭王失败后他跟随流亡外地,但在楚昭王大胜返国后,他却拒绝赏赐)的精神与做法,乐观豁达,淡然处之,荣誉也罢,诽谤也罢,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旦被风吹散,就会成为往事。干任何工作,如果意志上不坚定,听到风吹草动,就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就必然一事无成。

  三是完美不现实。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总是给自己和他人设定过高的标准。当人、事、物令他不满意时,他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恶和恼怒。为了避免不完美,他们不惜多花许多时间、气力去做多余事情,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在事业上难以成功,而且在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胡适有句话叫,“对事要于无疑处有疑,对人要于有疑处无疑。”心理要健康,不要多疑。因为有疑,项羽逐范增,崇祯杀袁崇焕。人之处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过思。不想是“傻子”,但是想多了就是“疯子”。追求完美只会让人走进形式主义的怪圈,有智慧的行动家不会如此。完美主义就是空想主义,必然导致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绝对会害死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脱贫攻坚前期一些地方走过的弯路)。所以,从去年开始全国上下,我省县、乡、村都在着力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

  四是美言不乱脑。《邹忌讽齐王纳谏》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有些带着目的夸你的人不是亲近你、害怕你,就是有求于你。作为有思想、有文化、起点高的你们,人生的第一步迈得非常顺,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一定要头脑冷静,不要把美言当成口碑,否则就会步入美言陷阱,自我陶醉,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心高气傲,好高骛远,必然会害了自己。同时,还要正确对待批评,因为表扬使人振奋,但批评更使人进步。

  (五)做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胸怀。有人讲,“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古至今,凡成就大业的君主,必然有一颗宽容之心。齐桓公与管仲曾是政敌、仇人,管仲甚至为帮助齐桓公的弟弟射杀齐桓公,但齐桓公上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治理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魏征原是李建成的主要谋士,曾献策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见魏征性格刚直,才识超越,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魏征病死,李世民十分悲痛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魏征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包容胸怀,才有了“贞观之治”。这里还有个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和姓吴的富豪人家相邻。由于两家都是祖上留下的产业,时间久远,两家中间的三尺空地属于谁家也不清楚了。后来,吴家重修房舍,要用三尺空地,说这空地是他家的,但张家认为是自己的。两家为此争执不下。于是张家给张英写了一封家书,告知情况,希望张英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将吴家压一压。不料张英不但没有压吴家,还让自家人让出这三尺空地。张英在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遵嘱给吴家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被张英的大度谦让所感动,在重修房屋时,也让出三尺宅基地。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人称“六尺巷”。张英大度谦让处理邻里财产纠纷传为千古佳话。官渡大战后,曹操缴获了许多他的属下私通袁绍的书信,但他当众把这些书信都烧毁了,对这些人也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措施,这也是一种宽容。五代时,有个布袋和尚,写了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是插秧,实际也是做人。古人云:“进一步寸步难行,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厚道。厚道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那么,怎么样才能算厚道呢?

  ◆厚道的人,不占人家便宜。春秋的鲍叔牙,他为人从不占便宜,特别厚道,当时他跟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拿走更多的钱。人家跟他提醒,他不仅没有计较,还说管仲家里很穷,可以多拿点。

  ◆厚道的人,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孔子参加人家的丧礼,他都能感同身受,替他们悲伤,连吃饭都会感到不舒服。明朝杨荣,他的祖父跟曾祖父以摆渡为生,也就是划船的。刚好当地大水,他的祖父跟曾祖父只是救人,所有的货物都没有拿。这就是一种厚道,体恤到别人有生命的危险,就拼了命地去救。

  ◆厚道的人,能够知恩报恩。时时不忘一生中谁对我们有恩德,念恩念旧,深情待人。

  ◆厚道的人,不指责,不给人难堪。北宋的韩琦是一代名臣,他有一次晚上看书,旁边帮他执灯的士兵不专注,分了神,把他的鬓发烧了。他头也没转,顺手就把这个火给灭掉。过了一会儿,他转头一看,那个士兵已经被换掉了。于是他问,刚刚那个执灯的人呢?底下的人就说,他把将军的鬓发都烧到了,就把他换掉了。结果韩琦说,你把他找回来,不要为难他。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会认真改正的。其他士兵听说自己的将军这样包容底下的人,无不感佩将军的度量和对士兵的爱护,整个军队士气大增。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你具备了厚道的品质,在你的周边就会聚起一股股人气,群众会信任你,同事会支持你,领导会关注你,这是一种力量。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言。我们刚下到基层,基层干部可能对我们不熟悉、不理解、不支持。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很难受。大家对待这些问题,一定要厚道,用我们的工作,用我们的才能来展示自己,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善良。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六)做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是一个非常厚重的概念,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任何一个人懈怠了自己的责任,都会给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便和麻烦,甚至是生命的威胁。◆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

  什么是责任?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责任,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责任,辛弃疾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责任,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责任,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责任。

  昭君出塞,她明知此去艰难异常,要永远忍受思乡之苦,在宫女们都不愿嫁到匈奴的情况下,主动挑起“使国安”的责任,远嫁他乡。茫茫大漠,黄尘漫天,是责任让柔弱如水的她作出了这样壮举。白求恩大夫在敌人炮弹满天飞来时,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当有人劝他转移时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这是责任。

  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以为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三国时期一代猛将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英战吕布,他的能力可以说是超强,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责任心,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见利忘义,见异思迁,最后丢了性命,身败名裂。那么回到我们工作当中,领导就是责任。无论是作为单位“一把手”,还是分管某一块工作的领导,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你所分管领域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有什么样的责任心就会有什么的落实结果。责任心强,就会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执行起来就会没有任何借口、不发牢骚、不谈条件、不讲代价、不计得失。相反,责任心不强,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就会困难越来越大,问题越积越多,最终肯定要出大问题。

  二是要做到勇于担当。习总书记说“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追求与信念;扛着它,就是扛起对自己人生的美满与幸福。放弃了责任,做人是一种可悲、是一个人的不幸;放弃了责任,做官则是一种错误、是人民的不幸。人既要有才华又要敢担当。比如诸葛亮,刘备临终托付他要兴复汉室,他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有丝毫懈怠;出师北伐时,马谡失街亭,他不仅挥泪斩了马谡,而且自贬丞相之职,完全承担了整个战役失败的责任。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既是一个政治品质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境界的问题。


  二、关于做事的问题

  人活着就要做事,从政更是要做事。听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市、县任职,但要在村里挂职两年。当前村一级最重要的事情,是发展的问题、稳定的问题、民生的问题、生态保护的问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问题;最难的事情,通俗的讲,就是要解决好活人的房、死人的墓、地面的垃圾等问题。那么我们怎么去做好这些事,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善于谋事,做正确的事;二是要善于成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一)要善于谋事。俗话说,“谋定而后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名领导者,怎么安排工作一定要有谋划,要有策划,要有规划,要有计划,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短期安排。

  一是谋事要有思考的习惯。◆《周易》“静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韩愈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善于思考的人,能由小及大,小中见大,从小事中得到大启发。鲁班被长又细齿的野草割伤了,大受启发,发明了锯子。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瓦特看到水开了,在不懈的思考中发明了蒸气机;牛顿看到苹果落了,经冥思苦想反复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善于思考的人,能由他及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他人的成功与失利中悟出事物的“道”和“理”。◆善于思考的人,能以独到的眼光发掘问题表象掩盖的实质,能以前瞻性的思维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年轻干部,特别是我们在座各位都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往往缺乏丰富的经验,处理农村基层事务开始会显得力不从心、无处下手。但是不怕经验少,就怕不思考。面对新工作,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措施”,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找出自己的处理办法;事后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出不足,寻找改进方法,在总结中加强思考,在思考中推进工作。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志要在一年中写一到两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可以就发展问题、稳定问题、环保问题、壮大集体经济问题等任何一个方面,这样就倒逼着自己发现农村工作的规律,去总结农村工作的方法。像当年毛泽东主席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就对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规律掌握得很精准。

  二是谋事要有战略的思维。◆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一个人的眼界如何,决定他谋事成业的高度和效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视野如何,决定其发展的格局和方位。所以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1200年后,当杜甫循着孔子的脚步登上泰山之巅,也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有了高度,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高度不够,只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了高度,会让你处惊不乱;有了高度,事业自然会开阔,拥有开阔的视野是一位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这里我在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几个泥瓦工在砌墙,一位哲学家正好路过,就过来问正在砌墙的人:“你们在干什么呀?”第一个人回答:“我在砌墙。”第二个人说:“我在盖房子。”第三个人说:“我在建设美好家园。”那个回答砌墙的终生都是泥瓦工,回答盖房子的最后成了工程师,回答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后成了大老板。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了一个人的眼界如何,决定他谋事成业的高度和效果。战略思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他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省委书记刘奇在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的战略理念。你们大家作为江西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战略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全局、长远、整体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审时度势、深谋远虑。

  历史上有两篇文章充满着战略思维,推荐大家读一读:一篇是《隆中对》,“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大势,告诉刘备,曹操不可以争,孙权只可以援,现在要谋益州、图荆州、占四川,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形成一霸。包括鲁肃初见孙权时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当时东吴确定了最主要的战略方向,意义非常重大,实际上是东吴版“隆中对”。另一篇是《出师表》,首先提出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后进行了五点分析,提出了五点建议,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做到了这些,则汉室兴盛,指日可待。

  三是谋事要有全局的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有所得有所失”“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小不忍则乱大谋”等,讲得都是全局与局部关系的辩证法。打仗如此,搞改革,搞建设,搞一切工作都如此。◆谋事不能够站在部门看部门,要胸中有全局,在大局中找准位置,在大局中演好角色,这样的谋才能谋到点子上去。

  下棋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井冈山时期,有一次他站在黄洋界上问战士,“从这里你能看多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能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主席接着大家的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毛泽东主席还多次讲过这么一件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炊事员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为什么?因为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小小一名炊事员,也有大局观、战略观。这是一个战士的基本素养,也是一支队伍的坚强保证。

  不会看全局的人,难以知未来,也难以保局部,只会盲人摸象,凭感觉走路。现在,有的人总觉得全局是“知乎上”的东西,得由高层或者大人物来思考,自己人微言轻,用不上操那份心;有的或居“庙堂”常被“浮云”遮蔽了双眼,或处“江湖”却让“假相”忽悠了心灵;有的习惯于本位主义,盯着自家“菜园地”,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置全局于不管不问和不顾,甚至干出“挖墙脚”的事情来,等等。

  我们的年轻干部,要自觉从大局看问题,自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使自己的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四是谋事要有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谋事成功的法宝,古人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思就是说,心是我们精神的主导力量。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是每个人的一股强大的力量,更像一把双刃剑,好的心态可以让你无坚不摧,是你走向成功的利器。相反,坏的心态则能让你万劫不复,成为自己的刀下之鬼。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老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人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心爱的人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把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双保险吗?跟你心爱的人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你想不翻身都不行吗?”秀才一听,觉得店老板说的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从这个小典故中,我们应该看到心态可以决定命运。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包括我们在座各位,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把选调当作已经过去的一个短暂过程,在工作中延续学生时期的优秀,端正态度,找准定位:▲不要只是为了就业,更要为了干好事业。▲不要只是在为未来选择出路,更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只是作为一时的跳台,更要作为支撑健康成长的平台。要在基层这个平台上奋力跳跃,跳上更高的舞台,创造更多的辉煌。

  (二)要善于成事。谋事之后关键要成事。怎么样才能做成事?至少有这么几点:

  一是抓重点。◆苏辙讲“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郑玄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讲,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画龙要点睛,擒贼先擒王,忙碌而不盲目,实干而不蛮干,巧干而不乱干,面面想到而不面面俱到。◆工作抓不住重点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抓工作如果丢了重点,干得再多也出不了成果。◆抓重点就是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旦列为重点的工作,就要精心谋划和实施,投入更多的精力,集思广益,反复研究,反复调度。◆抓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捡。在这里分享二则小故事:

  ◆驾车顶牛的故事:有个汉子赶着牛车经过岔路口,老牛只顾朝前走。汉子连忙跳下车子,想要叫牛后退几步。本来他只要一手牵住牛鼻子上的缰绳,一手晃动鞭子,牛就会乖乖地向后退。可他很生牛的气,只管用双手扳住车子向后拖。而牛却拼命地朝前走。一个向后拖,一个向前走,这就是顶牛的故事。我们在农村工作,决不能像这个笨汉一样,牵牛不牵牛鼻子。

  ◆买椟还珠的故事:郑国人买椟还珠,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这二则小故事形象的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抓全面就会犯错误,不抓重点就没有特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基层工作,日常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一定要统筹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学会“弹钢琴”,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绝对不能顾此失彼。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工作漫无中心,会让我们陷于忙忙碌碌和疲于应付的境地,很难做出出色的成绩。

  二是抓落实。◆易炼红省长说“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沉下心来抓落实,把全部功夫都下在抓落实上”。所以,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事实上,易炼红省长提出的“五型政府”建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也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落实。◆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一件事的成功,5%在于决策,95%在于落实。◆抓落实既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能够从小处入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小”处上下工夫,落实的思路举措尽可能紧贴实际、周详具体。

  选调生,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续奋斗者。作为“接力者”,必须懂得抓好落实,就是最大的担当,最高的素质,最好的专业。所以,我们要始终把抓落实作为事业之基,把抓好落实放在第一位,对已经明确了的工作,要坚持盯住抓、抓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抓落实,不仅要抓,还要抓出效果,这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是一项考验。一般来说,抓不抓是态度问题,能不能抓好是能力问题。大家刚走出学校大门,社会经验、工作经验不足,在抓落实方面可能会存在“操作本领恐慌”的现象。但是俗话说,“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只有经过艰难坎坷的磨砺,才能在抓落实方面出彩。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正是这些挡在我们前面的矛盾和问题,让我们经历“热锅上蚂蚁”的考验,这样才会更加成熟、更加稳重。

  三是抓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里面有一篇叫《要善于抓典型》的文章,文章里面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金子,是会发光的,但前提是要会淘金和炼金。工作中抓典型,实际上也就是把金子般的典型精神发掘出来,为推动工作注入巨大的正能量。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抓典型为的就是找到工作推进的突破口,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1945年,邓小平同志在指挥平汉战役时,对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开展统战工作,促使其成功起义。善于抓典型的毛泽东主席以此为典型,号召要长期和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坚持不懈地对国民党军官开展统战工作,最终促使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有180万人成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抓典型很重要,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门工作艺术。那么要怎么抓?一要善于发现典型。◆抓典型工作不仅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鉴别典型的政治头脑。大家要做发现典型的有心人。二要注意培养典型。◆要让典型在事关发展大局的工作上,确实起到导向、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各项工作竖起引路的旗帜。三要正确宣扬典型。只要方向对头,特色明显,就要大胆宣扬。

  四是抓细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说,所有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开始,所有的大事都要从小事做起。

  ◆一个关键细节能够影响全局,有时候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注重1%的细节,也就可能铸就100%的成功。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原大战,双方使用了100多万兵力。战前,冯玉祥和阎锡山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把会师之地“沁阳”错写成“泌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公里。这样一来,就使冯玉祥的军队误入泌阳,因而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战机,让蒋军争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军队处处被动挨打,导致中原大战以蒋的胜利、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军失败而告结束。后人戏称此战“败就败在一撇上”。

  ◆一名领导干部,要以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细节,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个细节,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周恩来总理就是注重细节的典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周总理:“对于周恩来来说,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虽然亲自照料每棵树,但也能够看到森林。”其实,很多成功人士最大的秘诀就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想成就一番事业,特别是大家到村一级工作,绝对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说到这里,我以为领导干部要谋好事、做成事,还要做到“四个带”“四个为”。也就是怎么做事、做什么事的问题。“四个带”:一是带着责任做事。前面在谈到关于做人的问题时,我讲了,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体现在做事,就是干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对看准了的事情、部署了的工作,就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只为干成事想办法,不为不做事、做不成事找理由。比如,我所在的上饶市余干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贫困户34257户、125517人,“十三五”贫困村138个,贫困总人数占全市的20%,占全省的4%,压力山大。我们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 和“头等大事”来抓,全县上下8000多名干部带着责任和使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终于在2019年4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余干退出贫困县序列,7月中旬顺利接受了国家第三方评估抽检,一举摘掉了戴了几十年之久的贫困县帽子。

  二是带着担当做事。大事难事看担当,决不能什么事都要等单位主要领导开会研究,等会议纪要和抄告单出来后才去做。敢于把难办的事办成,敢于把原来办错了的事通过正确的方法变对。在攻坚克难中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豁得出去。

  三是带着智慧做事。带着智慧干,往往能事半功倍。(举自己小时候砍柴的故事、组织警力进村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例子)基层工作面广事杂,虽然上级都有政策规定,但没有具体操作模式,而且农村工作形势又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工作要有前瞻性,办事要有灵活性,不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否则就很难打开局面、解决问题。别人想办法能做成的事、证明能成功的方法,我们就要拿来主义。同时,善于把别人干不成的事干成,把别人没有突破的工作干出色。尤其是要在征地拆迁、环境整治、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等主要工作上,树立新思维、拿出新办法,真真切切把问题解决了,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是带着激情做事。毛泽东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习总书记强调“我们领导干部要有那么一股革命热情”。没有精神、没有激情,工作就难有起色。无论任务大小与工作轻重,都要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的韧劲、奋发有为的干劲,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不仅在顺境要带着激情,在逆境中更要保持激情。比如,陈毅元帅1936年被国民党围困在梅岭时,依然写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句,从未丧失革命的激情和斗志。

  解决了怎么做事的问题后,就是要解决要做什么事的问题。也就是要坚持“四个为”:一是要坚持发展为先。省委书记刘奇同志曾经指出,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对落后仍然是江西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比较落后,有的还非常落后。所以,无论我们在县、在乡还是在村工作,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比如,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因为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根本路径;要加大土地开发力度,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二是要坚持稳定为重。稳定是硬任务,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农村正处于深刻的改革之中,矛盾纠纷比较多,必须把稳定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把稳定工作抓得牢上加牢。根据多年的基层实践,如何做好维稳工作,总的来说要做到“八得八不得”,即重视高得低不得、保障舍得省不得、排查细得粗不得、矛盾解得激不得、处理快得慢不得(某县处置信访跳楼事件)、配合好得差不得、情况报得瞒不得、媒体导得炒不得。对突发的群众事件就要做到“五得”,即沉得住气、说得了理、弯得下腰、出得了手、收得了场。对和谐平安建设,就要做到让人民群众能够有“八个不担心”,即睡在家里不担心被偷、走在路上不担心被抢、办厂不担心闹事、建设不担心阻工、抵制邪恶不担心被打、打官司不担心不公、买东西不担心有假、有困难不担心无援。三是要坚持实干为要。农村纷繁复杂,都需实干。比如,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由于多年的陈规陋习,“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谁强势谁蛮横谁多占”等现象较为普遍。这就要求我们务实作为,真抓实干,必须把好“四关”,即“一户一宅”认定关、“无偿退出”清理关、“有偿使用”管理关、“规范管理”公平关,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比如,绿色殡葬改革工作,这也是在农村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破除千年陋习,难度可想而知,但只要我们紧紧抓住五个字,即“导”(宣传引导,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建”(建设公墓,解决“火化遗体往哪里葬”问题)、“治”(整治乱象,解决坟墓乱埋乱葬问题)、“控”(严格执法,解决骨灰装棺再葬问题)、“好”(提升服务,解决“逝有所安”问题),就一定能够有成效。四是要坚持百姓为天。我们要把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高高地举过头顶,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比如,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基层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座的各位选调生上岗后,估计面对的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这项工作。这里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要做到“十个全”,即识别全精准、政策全落实、收入全提高、危房全改造、设施全改善、卫生全变净、信心全提振、资料全真实、问题全整改、责任全压实。再比如,棚户区改造工作,历史欠账很多,涉及利益也很多,改造起来难度大,但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再硬的骨头也要啃,近三年来我们余干推动了6大城市棚户区改造,改造面积200多万平米。在具体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到底、三个一样”,即:一个方案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宣传到底;拆官拆民一个样、拆穷拆富一个样、拆善拆恶一个样。并让带头改、主动改、配合改的群众得优惠、得实惠,不让反对改、抵制改、拖延改的人占便宜、得好处,让群众服气,让群众公认,让群众满意。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自始自终要让群众拆个明白、迁个清楚、补个公正,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三、关于做官的问题

  做人、做事都做成功了,做官也就顺理成章了。◆官场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考场,也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大展雄才,好的话,就是喜剧;在这个考场上,我们又要回答一道道考题,接受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监督和评判,不好的话,就是人生的悲剧。◆自古以来,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遗臭万年。当官一招不慎,则会满盘皆输。比如说,汪精卫青年时代行刺摄政王载沣,被捕后吟诗明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何其英雄气概!孙中山逝世前,他又是“总理遗瞩”起草人而赢得国民党内的普遍尊敬。但后来他悍然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抗日战争时期,他直接投降了日本人,堕落成了大汉奸、卖国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官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当官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回头路” “当官就像驾飞机,既在于你飞得好飞得高,更在于你能平稳着陆”。

  对如何做官,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做官的基本功;二是做官的基本要求。

  (一)做官的基本功。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基本功,中医里有望闻问切,相声里有说学逗唱,这些都是基本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具备“四个会”的基本功。

  一要会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科研成果,一个人的知识,在学校里学的只占20%,而80%是在走出校门之后,在社会这所大学里面学到的。◆习近平总书记讲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想获得做人、做事、做官的不竭动力,就要善于学习。

  自古到今,大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勤学、苦读。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孔子“韦编三绝”、惠施“学富五车”、匡衡“凿壁偷光”、王羲之“读书吃墨”,等等,都是勤学的历史典故。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勤学的典范。他从“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到走30里路去借书;从政务繁忙时坚持“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到暖心劝诫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一路走来,总书记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总书记教导我们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那么,要学些什么?关键要掌握理论知识、政策知识、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养哲学素养、历史素养、文学素养、专业素养。具备了这“四种知识”“四种素养”,我们才能武装起来、强大起来,才会厚积而薄发,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文学素养的问题。毛泽东主席对领导干部提升文学素养十分重视。他说“谁不看完《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这三部小说,就不算中国人。”“《红楼梦》,至少要看五遍。”读古典名著,读历史著作,可以汲取和借鉴古人的资政经验和领导智慧,为我所用。这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把握的一门学问。这也是今天为什么以《读历史,品国学,感悟做人做事做官》为主题的一个初衷和缘由。并且,我也特别建议大家多读几遍《红楼梦》,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做到会学,除了要善于读有字书,还要善于读无字书。禅宗六祖慧能虽不识字,但其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参透禅机,以悟道获得衣钵。为官从政一定要会读无字书、弹无弦琴,要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那么,具体到我们即将到乡村锻炼的选调生: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刚刚走出校门,有的可能在校期间有些社会实践,但是当你们真正的走向社会,走向农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们去学习。因此,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必须既要读好“有字书”,也要读好社会、读好农村这部“无字之书”。所谓读好“有字书”:大家到农村以后,要努力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特别是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找到开启基层工作难题的“钥匙”;要努力学习各类实用的专业知识,掌握攻克各种现实问题的“利剑”。读好“无字书”:大家到农村以后,要多向基层群众学,学习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要多向乡村干部学,学习他们处理农村事务的方式方法,包括群众工作方法、信访维稳工作方法;要多向上级领导学,学习他们通盘谋划的大局观念和运筹帷幄的领导艺术;这里要特别强调,要向“同事”学习,有的人看不起“同事”,习惯学远不学近。其实,有的“同事”是在农村工作多年,有些工作办法看起来“土”,但却很管用,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要会说。◆会说就是有口才,口才是领导干部的必备之才,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品德、素质、智慧、学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力,一种内力,一种合力,一种竞争力。◆口才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领导干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人生需要口才,口才改变命运,口才改变人生,口才成就人生。◆刘勰《文心雕龙》里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苏秦朝“连横”暮“合纵”,身配六国相印;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毛遂自荐,救赵于危难;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恩来总理,口才外交,谈笑风云。◆说话的水平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话说得不好,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很容易激发矛盾。两则笑话:

  第一个请客的笑话,有个人平时不会说话,与同事关系不好,他想缓和,就下决心请大家吃饭,邀请了所有同事。吃饭时大部分人都来了,有几个还没到。这个人很着急,说该来的一个都没来。有几个人心想这不是说我们不该来吗,就气冲冲走了。这个人又说:“该走的一个都没有走。”剩下的几个人也呆不住了。只有一个最要好的留下了,就劝他你不要这么说话。他又说:“这些人真是的,我又不是说他们。”关系最好的人听了心想,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也走了。因为话说得不好,请客都请不成。

  第二个傻女婿拜寿的笑话,讲从前有个傻女婿,要去给岳父拜寿。他老婆因为怕他会乱说话,再三嘱咐说:“今天是我父亲的六十大寿,你就不要吭声了。”到了岳父家,傻女婿果真一句话都没有说。最后告别时候,傻女婿说:“今天,我一句话都没有说,刚才岳父喝了酒,万一晚上得了脑溢血死掉了,总不能怪我吧。”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曾对一些现象提出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里所批评的现象,正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会说话、不善于说话的现象。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说话是成功的一大秘诀,要做到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有把握的事小心的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胡说,别人的事谨慎说,自己的事是什么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我们到农村基层工作,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说话要注意些什么呢?就是要做到“五说五不说”:

  “五说”:一是要说有条理的话。有条理就是思路清晰。大家在布置工作、阐述观点的时候要有条有理。二是要说理性的话。理性的话就是辩证地看问题,就是全面分析问题。比如说,两家吵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做裁判,你就千万注意不要帮一家说话。三是要说诚恳的话。要真诚,提醒别人、赞美别人都要真诚。四是要说商量的话。要多用协商平等的语气,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五是要说通俗的话。老百姓的语言是通俗的,你要是总用不接地气高深的话与群众交流,人家听不懂,记不住,也用不上,老百姓一定会很反感的。

  “五不说”:一是不说自夸的话。特别是不要吹牛皮,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二是不说带气的话。你听了别人没有道理的话也不要生气,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三是不说人坏话,特别是不在背后议论人,这要作为一种品德来培养。四是不说伤人的话。伤人自尊、骂人祖宗的话更不能说。五是不说不得体的话。说话一定要看时间、地点、对象、环境。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比你职务高的领导到村里开会,说话最好这么说,你说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呢?我提个建议行不行,最后还是领导定。如果你说这个事只能这么定,也就得这么干,这类就很不得体。因为这个时候,不是你最后拍板。

  三要会写。◆干部光会说不行,还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要善于运用精准的文字,总结工作,推动工作。毛泽东主席曾说过:“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他不仅是用兵真如神,下笔更如神。他当年写的《沁园春?雪》对取得民主党派的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对推动全国解放起了很重要作用。他还曾“一纸吓退十万兵”。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准备出动10万大军奇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毛泽东主席临危不惧写了一篇评论,把傅作义侵犯石家庄的种种计划予以揭露,包括敌军各部队番号、将领以及作战计划予以公布,号召解放军和民兵在3天内,做好歼灭敌人的准备。这篇文章由新华电台广播后,傅作义见我方对他们的计划什么都知道了,摸不清我方的底细,只好将刚开出来的部队撤回北平,演绎了现代版“空城计”。毛泽东主席在一些关键时刻写的诸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等不朽著作,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点亮了指路“明灯”。

  文字表达能力,是干部素质的综合反映,没有较高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表达问题的水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有些同志,需要务实的时候,他来虚的,夸夸其谈;需要务虚的时候,他又极不认真,结果汇报材料、情况说明比上访户写的告状信的文字水平都要差。作为领导干部,你写的文章要人家看得懂,言之要有物,言之要有理,言之要有序,言之要有趣,言之要有味。

  四要会干。◆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光会学习不够,光会说话不够,光会写还不够,关键还要干。◆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 “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毛泽东主席曾经把会干事比作过河的“桥”或“船”,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干出一番事业,就要会造船、会搭桥,要练好本领、勇于实践,在工作中展现能力。

  会干事就是要顺应规律的实干。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韩非子说,“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客观规律是绝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干事,就是要总结规律、把握规律,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会干事,就不能遇到困难问题硬干、蛮干,不计成本,一味崇尚“狭路相逢勇者胜”;会干事,就是不能靠“拍脑袋”做决策,“错了就改、改了再犯”,这些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不但干不成事,还会严重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

  会干事就是要勤奋敬业的苦干。《古今贤文》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韩愈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长歌行》里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这些诗句都告诫我们,干事业一定要勤奋苦干。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君王之一,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白天亲政议政,夜晚批览奏章,他批阅奏折达2万2千余件,近1000万字,是全部《资治通鉴》字数的三倍还多。周恩来总理每天只睡3、4个小时,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上。所以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勤奋苦干,相信一勤天下无难事,天道一定会酬勤。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在自己的能力极限上做事,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超越自我,精彩人生。

  会干事就是要不断创新的巧干。胡适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成就事业的灵魂。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创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方法。

  (二)做官的基本要求。什么样的官才算是一个好官,至少有以下六点要求。

  一是要做一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官。《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都是在强调“百姓为天”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唐太宗李世民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共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政权,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人心向背;最惨痛的教训就是人心丧失。历史和现实事例都充分证明,那些一心当官,不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侵害群众利益的人,是得不到拥护和支持的。古人们把官员称为“父母官”,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子女,像爱护自己亲生儿女那样,为他们办事说话。

  二是要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官。◆人格魅力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一名领导干部有没有权威和威望,一是岗位决定他的权威,二是个人的人格魅力决定他的威望。岗位权威在领导学里称其为权力性影响,人格魅力称其为非权力性影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吸引力、有凝聚力、号召力、有人格魅力的官?

  首先,要以德取威。就是要以自己的品德、道德品质来树立威信。古人言,“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诸葛亮“七擒孟获”、刘备“三让徐州”都是以德服人、以德立威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这既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其次,要以识取威。“官升学问长”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本领恐慌”意识。你要领导别人,你就要比别人有更高的知识修养,才能够让别人信服。第三,要以才取威。这个“才”主要指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它集中体现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如预见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第四,要以信取威。这个在前面关于做人的问题上已经讲了,“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话一定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说了要算数,恪守诺言。第五,要以情取威。就是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感化、融化我们的同事,联系群众、谦虚谨慎,作风民主、体察下情,待人宽厚、平易近人。

  三是要做一个能合作共事的官。《易经》上讲,“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武说,“上下同欲者胜”。谚语云,“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单位如果不团结,再好也是地狱;如果团结,再差也是天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团结作为一种素质来锻炼,作为一种品质来培养,作为一种能力来强化,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

  四是要做一个公道正派的官。◆公道正派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官德”。治事理政,贵在一个公字,难在一个正字。◆自古以来大家对公道正派的问题就十分看重,孔子甚至把公道正派放到了从政的核心位置。当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从政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政者,正也。”并告诉季康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古代许多官吏的大堂上都挂着“公正廉明”四个大字,这就是我们的先人对当官的基本要求。◆不公道,不正派,就不可能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五是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清正廉洁的问题,我要把“五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句话,常听听一首歌。这就是《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第一个“了”,即“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秦始皇、汉武帝都想长生不老,都想帝业千秋万代,都没有做到,所以要把功名看淡一点。第二个“了”,即“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人死了,两手一摊,什么都带不走,所以要把钱财看淡一些。后面还有第三个“了”,第四个“了”,有机会看看,相信大家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第二句话,常读读两首诗。一首是包拯写的一首律诗《书端州郡齐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这首诗,是包公由当时发达地区安徽天长,调任到当时的落后地区端州(今广东肇庆)时写的,勉励自己要清心,要正派,要刚正不阿,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好官。另外一首是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的明代抗倭英雄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是于谦12岁的时候,在石灰窑前看见师傅们煅烧石灰后写下的,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于谦自己人生的追求,后来也成为了他从政为官的真实写照。

  第三句话,常亮亮三盏灯。第一盏灯,规定规矩的“红绿灯”。第二盏灯,模范带头的“导航灯”。第三盏灯,百姓为天的“长明灯”。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这三盏灯“吹灭”,什么时候吹灭了,就有可能“下课”,组织和老百姓就不会再让我们坐在台上。

  第四句话,常想想四句名言。(1)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3)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4)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这四句名言也就是在警示我们,贪一次钱财就会留一次祸根,好一次美色就会留一次隐患,坏一次规矩就会损害一次形象。必须做到不贪钱财、不好美色、不坏规矩。

  第五句话,常问问五个问题。就是要“一日三省吾身”,问问自己:(1)有没有守住第一次;(2)有没有守住100%;(3)有没有守住小节;(4)有没有守住晚节;(5)有没有守住家人。

  六是要做一个心态平和的官。一要正确对待组织。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门处世哲学,是一种智慧品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感恩,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人民;要感恩父母家人、领导同事、老师朋友;更重要的是要感恩组织。一个干部如果离开组织,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有用武之地;如果背离组织,一切荣耀均化为乌有。二要正确对待自己。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纪晓岚说,“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古人对我们的忠告,人要常怀知足之心,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谋,不为权益所惑,对待自己一定要知足常乐。三要正确对待他人。古人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年轻干部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对有争议的人辩证看,对有失误的人全面看,对有棱角的人从本质看,对资历浅的人从发展看,这才是科学的观人用人之道。

  要做一个心态平和的官,还要有空多看看“三种人”。一是到医院去看看病人(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二是到殡仪馆去送送死人(死了什么都带不走);三是到警示基地去看看犯人(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大家都可能看过官正同志撰写的《闲来笔潭》,非常有水平,也写得非常实在。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刚生下来的孩子,他的哭声好像声称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欲望,紧握的小手好像要去抓取权和钱;到死的时候,他嘴巴紧闭、双手摊开,好像在表明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完了,我什么也不需要了!”对我们都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

  同学们,我今天与大家交流了这么多感悟,集中到一点就是,我真诚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到:做人以诚为本,做事以实为本,做官以民为本,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于从历史、国学的角度,吸取做人、做事、做官的智慧,为江西乃至中国的大发展奉献青春、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去演绎精彩人生,谱写新时期的公仆之歌。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是充满灵气的山。最后,在美好的初秋时节,我想用我沾着革命圣地井冈山的灵气,写一首诗《人生之路》与各位共勉。

人生之路

(一)

我从山路走来,

带着赤子的情怀。

我向山外走去,

不带任何的尘埃。

人生就像接力赛,

不会一路自在。

哪怕汗流浃背,

我从不会懈怠。

(二)

我从山路走来,

永葆初心的豪迈。

我为使命履职,

没有一丝的徘徊。

人生没有彩排,

命运自己主宰。

从来也不曾彷徨,

我也从不会摇摆。

(三)

我从山路走来,

心系华夏的未来。

我为理想阔步,

踩出岁月的精彩。

人生如一个讲台,

敢于向世界表白。

尽管风云变幻,

我亦从不离开。

(四)

我从山路走来,

迈着铿锵的步态。

我为人民辛劳,

让他们尽快富起来。

我要开创未来,

壮志满胸怀。

为祖国奋进,

迎接崭新的时代。